光华讲坛——中国中学生友谊的形成:不平等和分离的模式

2020 - 12 - 17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中国中学生友谊的形成:不平等和分离的模式

主讲人美国埃默里大学副教授 安卫华

主持人社会发展研究院邓湘树副教授

2020年12月18日上午9:30-11:30

腾讯会议:705 462 495

主办单位:社会发展研究院 科研处

主讲人简介:

安卫华博士是定量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的副教授,任职于美国埃默里大学行为、社会和健康教育科学系,是该校东亚研究项目的一员。他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统计学硕士学位和社会学博士学位。他完善了网络分析和因果推理的方法,并将其应用于社会不平等、社会政策、社会健康和社会组织等方面的研究。他的方法论研究使他获得了美国社会学协会颁发的Clifford Clogg奖。此外,他获得过埃默里大学社会学系的教学奖。他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社会力量、社会网络、社会学研究方法。

内容提要:

根植于友谊网络中的社会资本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益处——加强社会支持、提高社会尊重、创造更多锻炼领导力的机会。对于友谊是怎样形成的,已有研究主要有三种视角来进行解释。这三种视角强调了在友谊形成过程中,个人性格、结构性机会、内源性关系形成过程起着重要作用。在我的这篇研究中,我从三个方面来拓宽了该框架:1)通过建模混合关系效应,来更加细致地研究身份等级是如何影响青少年友谊形成;2)运用质性分析来阐明其中的选择机制;3)比较中美两国青少年友谊形成过程中的选择模式。我将拓宽后的框架用来分析从中国六所学校4094名中学生中收集到的调查数据。结果表明,友谊关系因个人和家庭因素而分布不均;不同维度之间也有着显著偏差;在友谊形成中,相互作用、传递性、偏好依附等内源性因素起着重要作用。虽然在青少年友谊形成过程中,中美两国有着某些相同的模式,但是在该过程的其他模式上,由于社会规范以及教育机构的差异,使得两国之间也有着显著不同。最后,我对该研究的影响和不足进行了讨论。

相关